由我校参与完成的“广西田林—大新地区锰矿成矿规律与深部勘查技术研究”项目被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确定为2020年度拟推荐申报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的项目。根据《关于开展2020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国土奖字[2020]1号)及《中国地质学会关于开展2020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地会字[2020]89号)的相关要求和规定,现将项目的基本情况公示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广西田林—大新地区锰矿成矿规律与深部勘查技术研究
提名单位: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
拟题名奖项名称及等级: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主要完成人:周尚国、程春、毛先成、朱恺军、赵立群、伊海生、李朗田、龙鹏、张宝一、伊帆、黎永杰、李腊梅、苏绍明、赖健清、李启来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地质调查院,成都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广西地质勘查院,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天等锰矿分公司
二、推荐意见
本成果以广西南田林—大新地区作为示范区,开展锰矿成矿规律与深部勘查技术研究,建立了田林—大新地区锰矿成矿地质体的三维结构模型,在确定寻找锰矿隐伏矿体地球物理模型和建立锰矿深部找矿地球化学指标的基础上。创建了深部锰矿综合勘查技术系统。该成果内容丰富,特色鲜明,论据充分,资料翔实,层次清楚,针对性强。已提交的成果为田林—大新地区的锰矿勘查开发提供了资源量和勘查靶区,为桂西南地区深边部找矿提供了立体靶区,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前景,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成果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同意推荐该成果申报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
三、成果简介
锰矿是我国紧缺的大宗矿产资源之一,长期以来对外依存度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国家经济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随着我国浅部锰矿找矿难度的加大,急需建立一套深部锰矿勘查技术体系。广西是中国最重要的锰矿矿集区之一,截止2018年底,累计查明锰矿资源储量4.44亿吨,占全国锰矿查明资源储量24%,经过多年的开采,矿集区地表和浅部优质锰矿石也逐渐枯竭,需要向深部寻找资源。本项目选择桂西南田林——大新地区作为示范区,开展锰矿成矿规律与深部勘查技术研究,建立一套锰矿深部找矿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方法体系。项目实施以前,桂西南锰矿找矿突破难,勘查深度多在300米以浅。通过本项目的实施,综合使用现代勘查技术与方法,总结矿集区锰矿成矿模式、挖掘深部资源潜力,创立勘查技术方法组合,形成一套适合我国东部大中型锰矿深部找矿理论方法体系和技术方法组合,为锰矿大型资源基地建设及锰矿山探边摸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有力推动我国锰矿找矿工作,促进我国锰矿资源的勘查开发。同时理论指导实践,取得找矿突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丰富和发展了“内源外生”锰矿成矿理论。进一步明确了研究区沉积锰矿的物质来源主要与热水和火山作用有关,查明同沉积断裂是热水沉积型矿床形成的构造依据,桂西南锰矿成矿带受下雷—灵马断裂带的控制,成锰盆地边界受规模较小的次一级同沉积断裂控制。厘清研究区主要火成岩与锰矿床形成时空关系,晚二叠世末期到中三叠世华南地块西南缘存在多期火山活动,火山作用和海底热水活动参与锰矿成矿作用,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下雷式锰矿床含有大量的锰橄榄石、蔷薇辉石和褐锰矿等;早三叠世北泗期东平式锰矿底部Ⅰ层矿、Ⅱ层矿体含有长英质火山碎屑球粒,反映了锰矿形成与热水活动密切相关。
建立了寻找锰矿隐伏矿体地球物理模型。开展了物探和化探锰矿深部找矿的试验和应用,根据锰矿层(脉)电、磁方面的异常反映,用地球物理方法勘探锰矿,建立地球物理综合方法找矿模型:高密度、大比例尺的地面高精度磁测与高分辨率、大比例尺的大功率激电相结合的地球物理方法,利用锰矿层(脉)在磁性断面上相对低磁性异常,同时在电性断面上呈现低电阻率、高充电率的特征异常,推断锰矿存在的可能性,从而达到找矿最终目的。
建立了锰矿深部找矿地球化学指标。土壤地球化学Mn—Ni—Zn—W—Cu—Ba元素组合是定位深部锰矿体的指示元素和元素组合。构建了锰矿床的地层、褶皱、次生富集等控矿因素的三维定量分析方法及数学模型。开发实现了地层含矿性体元求交、褶皱形态控矿分析、次生富集因素分析等算法和软件。这些方法和模型,是本次研究的原创性成果,主要解决了锰矿三维定位预测成矿信息提取不充分、控矿因素缺乏定量化表达等关键问题。
创建了深部锰矿综合勘查技术系统。首先利用区域地质、区域物化探、遥感和GIS技术预测找矿远景区;其次利用1:5万地质调查和矿产地质调查、成矿规律和找矿模式研究等方法,在找矿远景区内确定找矿靶区;而后利用构造分析、大比例尺物化探方法和三维结构建模对深部锰矿体进行定位;最终采用槽探、坑探和钻探方法验证预测成果。
圈定找矿有利区,推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社会效益显著。通过应用锰矿综合勘查技术,在研究区圈定了3个成矿远景预测区,优选出2个一级找矿靶区,在实施探槽、浅井、钻探等地质工程基础上,提交(333+334)锰矿资源量1.30亿吨。培养高层次人才,发表论文23篇,通过知网检索查得被引用共83次,被下载共3943次。成都理工大学作为参与单位在此期间培养了一批专业性硕博士,包括硕士2人,博士2人。
四、客观评价
2016年3月29日,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在北京组织专家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东部典型矿集区深部资源勘查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广西田林—大新地区锰矿成矿规律与深部勘查技术研究” (编号:2011BAB04B10)进行结题验收,认为“挖成了任务书规定的研究任务,达到了课题设计要求及考核指标,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课题验收。”
2017年12月29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对本课题“广西田林—大新地区锰矿成矿规律与深部勘查技术研究”进行了鉴定,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技术方法先进,找矿效果显著,建议加快推广应用(中色协科(评)字〔2017〕第180号)。
五、主要知识产权目录
1.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序号 |
论文专著名称 /刊名/作者 |
年卷页码 (xx年 xx卷 xx页) |
发表时间 |
通讯作者/ 第一作者 |
国内 作者 |
SCI 他引次数 |
他引 总次数 |
论文署名单位是否包含国外单位 |
1 |
Fan-yun WANG(汪凡云), Xian-cheng MAO(毛先成), Hao DENG(邓浩)*, Bao-yi ZHANG(张宝一). 2020. Manganese potential mapping in western Guangxi−southeastern Yunnan (China) via spatial analysis and modal-adaptive prospectivity modeling. 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 |
30(7): 1058-1070 |
2020 |
Fan-yun WANG |
汪凡云,毛先成,邓浩,张宝一 |
|
|
|
2 |
MAO Xian-cheng(毛先成), HU Chao(胡超), ZHOU Shang-guo(周尚国),ZHANG Bao-yi(张宝一), WANG Fan-yun(汪凡云), ZENG Wen-bo(曾文波).Field analysis of metallogenic inform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Cent. South Univ. Technol. |
18(1): 196-207 |
2011 |
MAO Xian-cheng |
毛先成,胡超,周尚国,张宝一,汪凡云,曾文波 |
|
|
|
3 |
李启来,伊海生,夏国清,季长军,金峰.广西东平富Ga含锰岩系碳、氧同位素特征及意义. 地球科学 |
42(09):1508-1518. |
2017 |
李启来 |
李启来,伊海生,夏国清,季长军,金峰. |
|
|
|
4 |
朱建德,朱恺军,周尚国,田郁溟,张之武,李升福,施春华.下雷-东平锰矿带矿床特征和成因探讨..地质与勘探 |
52(05):846-853. |
2016 |
朱建德 |
朱建德,朱恺军,周尚国,田郁溟,张之武,李升福,施春华 |
|
|
|
5 |
赵立群,周尚国,伊海生,董书云,李腊梅,张敏.桂西南下雷锰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地质与勘探 |
52(01):25-39. |
2016 |
赵立群 |
赵立群,周尚国,伊海生,董书云,李腊梅,张敏 |
|
|
|
6 |
伊帆,伊海生.桂西南地区下三叠统北泗组含锰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地球化学 |
46(01):46-65. |
2017 |
伊帆 |
伊帆,伊海生. |
|
|
|
7 |
张宝一,毛先成,周尚国,胡超,闫芳.限定作用域的矿产资源综合信息定量预测模型——以桂西—滇东南锰矿为例.地质论评 |
58(05):978-986 |
2012 |
张宝一 |
张宝一,毛先成,周尚国,胡超,闫芳 |
|
|
|
8 |
李启来,伊海生,吴驰华,赵香玲,夏国清.广西东平地区碳酸锰矿床Ga含量高异常的发现及成因初探.矿床地质 |
36(03):544-556. |
2017 |
李启来 |
李启来,伊海生,吴驰华,赵香玲,夏国清. |
|
|
|
9 |
Du Qiuding(杜秋定) , Yi Haisheng (伊海生), Hui Bo(惠博) , et al. Recognition, genesis and evolution of manganese ore deposits in southeastern China. Ore Geology Reviews, 2013, 55:99-109. |
55:99-109 |
2013 |
Du Qiuding (杜秋定) |
Du Qiuding(杜秋定) , Yi Haisheng (伊海生), Hui Bo(惠博) , et al. |
|
|
|
2.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知识产权(标准)类别 |
知识产权(标准)具体名称 |
国家 (地区) |
授权号 (标准 编号) |
授权 (标准 发布) 日期 |
证书编号 (标准 批准发布 部门) |
权利人 (标准 起草 单位) |
发明人 (标准 起草人) |
发明专利(标准) 有效状态 |
发明专利 |
基于TIN的被错断断层复原建模方法 |
中国 |
ZL201410298258.4 |
2017年09.26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第2637827号 |
中南大学 |
毛先成;陈进;吴泽权 |
|
本项目公示时间为2020年11月23日至2020年11月27日。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公布的内容持有异议的,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注明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向异议受理单位提出。单位提出异议的,应当在异议材料上加盖本单位公章;个人提出异议的,要求在异议材料上签署本人真实姓名,我校对异议人身份和反映情况予以保密。
异议受理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联系人:安莉丽 电话:84078658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东三路1号 邮编:610059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2020年11月23日